釋昭慧遭中華民國運彩公會理事長何昱奇質疑,認為法師若要真正展現大愛,應該拒絕接受信眾供養。(圖/翻攝自釋昭慧臉書)
近期「全民普發一萬元」議題引發廣泛討論,雖然相關議程最快要到10月才啟動,但玄奘大學宗教系教授、佛教界法師釋昭慧日前發起「拒領一萬元、回捐國家」的連署行動,呼籲民眾將津貼捐回國庫。此舉卻遭中華民國運彩公會理事長何昱奇質疑,認為法師若要真正展現大愛,應該拒絕接受信眾供養。對此,釋昭慧也做出了回應。
★延伸閱讀★發起拒領一萬遭質疑 釋昭慧:出家人也是國家公民
何昱奇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,法師建議民眾不去領普發一萬元,確實出自「捨己為人、留在國庫」的善意,但他認為,若法師真要展現大愛,他更佩服的是,「能否拒絕接受信眾的供養與善款?能否對社會說『我們的資源已經足夠,請不要再捐』?倘若做得到,那才是真正令人敬服的胸襟。」
對此,釋昭慧透過直播回應,指出自己在大學任教兼主管職務,每月薪資約14萬元,但她將這筆收入全數捐給學校,「因為看見學校董事會非常認真,一毛不取,而且不斷地捐書。」她認為,大家都在無私奉獻,自己身為出家人,一個人飽就一家飽,所以不需要留著這筆錢,而是希望幫助更多弱勢學生。
釋昭慧也談到「供養」的概念,直言這對她而言是「一個很無聊的話題」,並笑說:「你認為我一個月14萬,我需要什麼供養?」她進一步解釋,佛教中的供養並非只針對出家人,而是對父母、配偶、尊敬的師長、弱勢民眾,甚至是對可憐動物的一種祝福與互相尊重,且供養並非高高在上給予恩惠,而是平視他人,把資源送到需要的人手中。
釋昭慧強調,若出家人認為自己高高在上接受供養,就是違反佛陀原意。她也說,自己可以拒絕供養,或者是拒絕布施,「但是佛陀的指示,我也非常小心,因此對於任何給我的布施,我都用感恩的心把它收下,然後當『過路財神』,轉手捐出去,讓它到最需要它的資源的人的地方。」
★延伸閱讀★釋昭慧拒領普發1萬拋「增回捐選項」 民眾批:無意義
此外,針對網路傳言指她開豪華轎車,釋昭慧澄清,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因看見她將薪資全數捐出而心生不捨,才協助她購入一台二手車,「我重頭到尾開的就是二手車,而且不是名牌。」她也直言,若造謠者持續散播不實訊息,不排除依法提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