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發展太空港計畫 休士頓到台灣僅需2.5小時

美國推動發展太空港計畫(Spaceport),以台灣到休士頓為例,透過太空港將可在2.5小時直達。(示意圖/翻攝自pixabay)

美國推動發展太空港計畫(Spaceport),休士頓旅遊局介紹,太空港計畫打造一種全新的運輸模式,以台灣到休士頓為例,透過太空港將可在2.5小時直達。

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(FAA)網站,美國太空港辦公室是依照2018年的FAA授權法案成立,負責制定促進基礎設施改善的政策,並加強美國太空港的競爭力,支持發射和重返場地的許可證發放工作,為現有和新建太空港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,並在國內外推廣美國太空港。

休士頓旅遊局(Houston First)向媒體介紹,太空港計畫是一種全新的運輸模式,其中一種方式是利用大型飛機夾帶太空飛行器升空,飛至開闊海域上空後釋放,太空飛行器再點燃引擎、垂直穿出大氣層,調整姿態後以自由落體方式重返地表,最後精準降落於指定機場。

休士頓旅遊局表示,這種運輸模式可大幅縮短飛機航程,以台北-休士頓航程時間13到16小時為例,可縮短為2.5小時即可抵達,初期計畫將以無人載貨為主,未來可望發展到載人技術。

太空港計畫目前在全球有10幾個機場受到認證,其中休士頓的艾靈頓(Ellington)機場旁邊就有Spaceport產業園區,聚焦於飛行器開發與航管技術研究,並支援NASA訓練等。

台灣方面,據了解,美方相關單位也曾與台灣的國家太空中心(TASA),在國際交流的場合上,以非正式的形式交流太空港的構想,考量升空與降落的速度,一般乘客未經訓練不宜搭乘,因此貨物運送的可行性較高。

另外,初期的運輸成本雖高,但若能發展為普及且可重複使用的運具,也可預期未來能夠降低成本。

國科會今年辦理選址作業的國家發射場,確定落腳屏東的九棚,現階段的規畫仍以發射升空為主,但也保留未來擴充為太空港、提供降落服務的空間與可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