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起看/你常做惡夢嗎?專家警告:「早死」機率高三倍

研究表明,惡夢對身體傷害極大,每周平均做一次惡夢的人,10年內在70歲前死亡的風險,是從未做惡夢者的3倍。(圖/翻攝自pexels)

大多人或多或少都有做惡夢的經驗,然而近期英國有研究指出,惡夢對於身體的危害極大,甚至超過抽菸、飲酒、肥胖等行為對身體的危害,而專家也對此給出了解決的建議。

根據英國《獨立報》報導,近期倫敦帝國學院腦科學研究員阿比德米奧泰庫(Abidemi Otaiku)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,針對2429名8至10歲兒童,與18萬3012位26至86歲成年人進行一項調查研究,進行長達19年的追蹤。結果表明,惡夢對身體傷害極大,每周平均做一次惡夢的人,10年內在70歲前死亡的風險,是從未做惡夢者的3倍。

同時研究人員發現,經常做惡夢的兒童和成年人老化速度也更快。這佔了早逝風險較高的人群的約40%。與沒有做噩夢的人相比,即使每月做噩夢的人也會導致衰老加快和死亡率上升。在所有年齡、性別、種族和心理健康狀況中都是一致的。

奧泰庫博士表示:「我們睡眠中的大腦無法區分夢境和現實。這就是為什麼噩夢常常會讓我們驚醒,渾身冒汗、氣喘吁籲、心跳加速,因為我們的戰鬥或逃跑反應被觸發了。這種壓力反應甚至可能比我們清醒時經歷的任何反應都更加強烈。」噩夢會導致皮質醇水平持續升高,而皮質醇是一種壓力荷爾蒙,與細胞衰老加速密切相關。對於經常做噩夢的人來說,這種累積的壓力可能會顯著影響衰老過程。

他也表明,這是首次通過研究表明,惡夢可以預測更快的生物老化和更早的死亡的研究,即使考慮到其他健康問題也適用該研究結果。同時他強調:「鑑於噩夢如此常見且可改變,我們應該將其視為一個更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。」

不過好消息是,惡夢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,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、控制壓力、治療焦慮或憂鬱、不看恐怖電影等簡單的措施,可以有效減少惡夢。